《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原文及翻译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系列:古诗三百首 宿甘露寺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释 1甘露僧舍: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2松声万壑(he):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谷,山沟。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zhěn zhōng yún qì qiān fēng jìn ,chuáng dǐ sōng shēng wàn hè āi 。
(一)原诗 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二)释词 甘露僧舍:即甘露寺。
《宿甘露寺僧舍 》 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诗题是“宿甘露僧舍”,所以围绕“宿”字展开。睡在寺里,房间中自然不可能有云雾,所谓“枕中云气”,当是长江水汽会在高处,令人觉得空气很湿,甚至枕中已经凝结了些许水珠。诗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湿,自然联想起长江之浩瀚,甚至误以为自己身处云峰之间。
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xiǔ gān lù sēng shě zhěn zhōng yún qì qiān fēng jìn ,chuáng dǐ sōng shēng wàn hè āi 。yào kàn yín shān pāi tiān làng ,kāi chuāng fàng rù dà jiāng lái 。
《宿甘露僧舍》译文及赏析
①甘露僧舍: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②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沟。③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宿甘露寺僧舍》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译文 枕中微湿,好像身处云峰之间一般;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只要一打开窗户,那汹涌奔腾的江水便会滚滚扑来。
《宿甘露僧舍》是北宋诗人曾公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长江的雄伟壮观、气势宏大,表现出作者对长江盛况的的赞叹与热爱。原文: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注释:①甘露: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
浪山有关诗集,例如: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注释】甘露僧舍:即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赏析】中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一向是亲和的。此诗写居于寺中,但觉枕中云气缭绕,似乎门前千峰都在向自己靠近,甚至万壑松声就像生于床底。
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选自《宋诗选》。曾公亮(998—1078),字明仲,宋泉州晋江(现在福建省晋江市)人。这首诗从小处着笔写出了长江的宏伟气势。甘露寺,在现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位于长江南岸。
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怎么赏析
《宿甘露寺僧舍》是曾公亮的一首佳作,展现了作者在甘露寺僧舍夜宿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同时又不失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赏析解析:1. 诗人情感表达:曾公亮在这首诗中,通过夜宿甘露寺僧舍的经历,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
“宿甘露寺僧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诗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作者是北宋政治家,嘉祐中曾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政声。在文学上,他不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但本诗却极有特色。清厉鹗《宋诗纪事》有载,并被陈衍选入他的《宋诗精华录》。按题所示,本诗是作者夜宿甘露寺僧舍而作。甘露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写羽毛的诗有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这首看似浅显的诗作,其实隐藏着深意。起句“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表面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寺和床底松涛,但仔细推敲,却发现其中蕴含的并非字面上的景象。北固山并非高耸入云,诗人身处室内,云气应是长江水汽在高处的幻象,而非真实的云峰。
宿甘露寺僧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的第二句劈空而起,在夸张、幻想的笔法中融进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北固山的高峻地势和甘露寺远离红尘的清肃。
宿甘露僧舍古诗带拼音如下:古诗原文加拼音:zhěn zhōng yún qì qiān fēng jìn,chuáng dǐ sōng shēng wàn hè āi。yào kàn yín shān pāi tiān làng,kāi chuāng fàng rù dà jiāng lái。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宋代·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998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
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之滨的北固山,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因建立于东吴甘露元年(256年),故名。
壑为沟谷的意思壑hè【释义】山沟;大水坑:沟壑|丘壑|千沟万壑.壑〈名〉(会意.本义:深谷,深沟)同本义壑,沟也.――《说文》壑。
《宿甘露僧舍》——曾公亮 译文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宿甘露僧舍》——曾公亮 译文
解析: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释
甘露僧舍:即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
赏析
中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一向是亲和的。此诗写居于寺中,但觉枕中云气缭绕,似乎门前千峰都在向自己靠近,甚至万壑松声就像生于床底。前两句极雄壮,却也有惊险之感。但诗人好像觉得还不过瘾,于是要打开窗户,去迎接如排山而来的银浪。这些向诗人靠近的自然景物并不是挤压过来,而是受到诗人心灵的召唤,换句话说,就是“万物皆备于我”,被诗人所欣赏。动极之景和静极之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非常生动。这,或许与诗人居于僧寺之中,因而思与境谐,身在景外不无关系。
中国诗人非常喜欢从窗中揽景。如下面这些句子:“云生天地间,风出窗户里”(郭璞);“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树”(谢朓);“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沈佺期);“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苏轼);“向来万里急,今在一窗间”(陈与义)。这种内外通流,小中见大,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写法,实际上表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老子》里不是说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吗?由此生发开去,就不仅是自然空间的从有限到无限,而是反映了一种人格精神的张扬。陶潜《饮酒》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从“东篱”之下感受到自己与宇宙精神的相融相合。从这个意义来看,曾公亮的这首诗给我们的感受,就决不仅仅是写景生动了。
附:作者简介
曾公亮(998-1078),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给事中、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昭文馆大学士等职。以太傅致仕。《全宋诗》存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