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顾章书(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间客水中月 古诗鉴赏 7

与顾章书内容简要概述?

这篇散文很短简,仅八十四个字,就把石门山清幽秀美的风景,如诗如画般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语言的简洁精美,清新淡雅,值得仔细品味。

今日有事,伏望君子示察省音。欲寄深情,故书此文。逐字翻译及解释 1. 某侯寓书与顾章先生:某位侯姓人士写信给顾章先生。这里的“寓书”即写信,“顾章先生”是收信人。2. 顷刻之雅,以贵交流:片刻之间的雅致情趣,是彼此之间珍贵的交流。

《与顾章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篇散文。

觅(mì),汉字,意思是仔细观察,探索发掘,如觅食、寻觅。也可表示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 ◎ 找,寻求:~食。~取。寻~。搜~。

与顾章书的概述?

《与顾章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可分为二层。第一句为第一层,以叙事开篇,交代了自己上个月归隐一事。

觅-释义:寻找。 吴 均《与顾章书》: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与顾章书的翻译及原文介绍如下:原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筠溪诸山,采著生绡,浅裁云魄,步绕徐径。以鼻腔领略之,则山水之润,溪云之流,飞禽之声,鸣虫之响,杂而陈之,以充耳也。而心因目动,遂欲题为小序,以志所取之不虚。

吴均-《与顾章书》原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於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译文:)~~我去年因病辞官,正准备隐居。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顾章书原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是一封描绘作者归隐生活的书信,文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作者在一个月前因病辞去官职,选择在浙江安吉的梅溪之西,石门山筑屋隐居。那里山势险峻,壁立争辉,孤峰蔽日,幽深的洞穴藏云,溪水碧绿,蝉鸣鹤唳,猿啼水响,和谐成韵,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隐逸画卷。

吴均的《与顾章书》这篇文言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山林幽寂的。

译文:我于上月回到家乡寻找居所。梅溪的西面有个名叫石门山的地方。山上绿荫覆盖,状如刀削的山崖欲与天空中的云霞比拼高下,太阳被耸立的山峰阻挡,从幽深的山谷中升腾起薄薄的云雾。在杳无人烟的山中小溪里一泓碧绿的潭水赫然呈现在眼前;山中的知了也在不停地鸣叫,好像夏天就要结束了一样。

《与顾章书》的作者是吴均。作者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托病辞官后归隐的志趣。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与顾章书》作者:吴均【南朝梁】原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句子: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赏析: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

《与顾章书》一文,描绘了作者吴均在辞官归隐后,选择梅溪西面的石门山作为居所的逸事。他详尽地描述了石门山的壮丽景致,峭壁争霞,孤峰限日,幽深洞穴,潺潺溪流,以及动人的蝉鸣鹤唳、猿啼水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画卷。

文言文《与顾章书》全文翻译 答案解析 结果1 译文: 我去年因病辞官,正准备隐居.梅溪的西面,有一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山峰遮断了太阳。

吴均《与顾章书》诗词赏析

与顾章书原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诗词作品: 与顾章书 诗词作者:【 南北朝 】 吴均 诗词归类: 【山水诗】、【自然】、【写景】、【抒情】、【愉悦】

   与顾章书

  南北朝: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注释

  去月:上月。

  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谢:告。仆:自己的简称

  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p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森壁争霞:众多峭壁和云霞比高低。森:众多的样子。壁:险峻的山崖。霞:早晚的彩云。

  孤峰限日: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限:阻,这里指遮断。

  幽岫:幽深的山穴。

  蓄:包含。

  翠:绿水。

  唳:(鹤)啼叫。

  啼:(猿)鸣叫。

  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

  韵:和声。

  素:向来,一向。

  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幽居:隐居。

  遂:就

  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葺,修建。宇:房子。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富:多,充裕。偏:特别。饶:丰富。竹实:竹米,竹子开花后所结的果实,可以食用,传说为凤凰的食物。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资:出产的东西,提供。所资:所需的东西。斯:这。办,具备。

  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喜爱。

  岂徒语:怎么能随便说。徒:仅仅。语:说。

   赏析

  作者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托病辞官后归隐的志趣,全文可分为二层。

  第一层是第一句。作者以叙事开篇,交代了自己上个月归隐一事。为什么要归隐呢?作者没有明说,但“谢病”和“觅”已清楚地表明他是托病辞官,是自寻归隐的。由此可见他对*的厌恶,对政治的失望,这为下文作者尽态极妍地描写景物蓄势和张本。

  第二层从第二句开始一直到最后。这一层主要描绘石门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归隐后自得其乐的情趣。作者先交代了石门山的位置,接下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由静态转化为动态,从而写出石门山山高谷翠的景色特点:阴森森的峭壁直立天空,连接红霞;孤零零的山峰高高耸立,遮挡太阳;幽邃的山洞里掩藏着白云;深深的溪谷旁青草丛生,绿树纷披。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赋予石门山以生命活力,启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同时,作者还绘声绘色,把山中描写成一个音乐的世界:溪流的淙淙声,鸣蝉的吟唱声,云鹤的叫唳声,猿猴的哀啼声,交织在一起,“英英相杂,绵绵成韵”,组成了优美的山林交响曲。作者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似热闹,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高无人的幽静,这个地方,对于“素重幽居”的作者来说,自然是一个好去处,因而他“葺宇其上”。可见,作者选择这里幽居的理由是,高山的幽静契合了他想避开喧嚣浮繁尘世生活的淡泊宁静的心境,而漫山的菊花,遍地的竹实,不仅增添了这份幽静,而且,通过夸张地描绘这些芳洁美好的自然物,来美化诗人自己的品格,构成崇高完美、超然出俗的典型形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用“仁智者”自比,不言而喻。总之,这段写景是为了表达“归隐”的思想。这是意脉,围绕这意脉,作者濡笔山林。而山林是作者隐居的生活环境,作者描写它,赞美它,正是表达了他摆脱了*的羁绊所获得自由的满足和隐居的乐趣。意境鲜明,情趣盎然。

  从表达方式看,文章先叙述,再写景,在写景中穿插了叙述,最后抒情,自由灵活。从描写景物的方法看,文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修辞手法来看,有排比,有对偶,有拟人,手法多样。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精炼,极有表现力。如“争”字给人一种向上的气势,“限”字显示阻挡的威力,“办”字流露出心理上的满足。这些字都可以以一当十,足见作者遣词的功底非常深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