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译文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
作者:龙榆生诗名:木兰花令 用东坡次欧公西湖韵,悼冒鹤亭丈朝代:近现代全文:文章谁敌波澜阔。忆枉高轩情哽咽。沧桑过尽恋明时,往事前尘随手抹。弦弦似听流莺滑。为省当年花十八。宫商按彻转微茫,越秀山前清夜月。
次欧公西湖韵①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注〕 ①欧阳修在颍州写有《木兰花令》(一名《玉楼春》)多首,其中一首是: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花令 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相关信息
词牌介绍【木兰花令】源自柳永《乐章集》,属于仙吕调(夷则羽)类。此调结构为双调,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名四句三仄韵。与《玉楼春》及《木兰花》之齐言体极为相似,《词律》卷七将其认为即是《木兰花》,仅在调名上多了一个“令”字。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是宋朝苏轼的诗句,出自《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原诗: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5.《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代:苏轼霜余已失长淮阔。 空听潺潺清颍咽。
以下是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 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木兰花令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
带数字的诗词有哪些?要求大于二十,小于一百,如“二十四桥明月夜”?
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词牌格律详解 宋词大师苏轼的《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为我们展示了这个词牌的典型格律。上片的韵脚规则是: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第一句强调了平仄的变化,而后句则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长淮的壮阔被霜后清颍的潺潺流水所替代,形成鲜明对比。
描写雪中美女的诗句有: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这首词是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赏析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上阕起首两句描写了作者泛游颍河所见到的景致。颍州有颍河汝水,最终汇于淮河之中。“霜馀”两字交代作者到颍州时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颍河也失去了春夏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势,温婉细流涓涓而下。水声潺潺,在作者听来,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将河水拟人化的写法,更显得情真意切。
“佳人尤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通过写颍州人对于欧阳修的怀念,表达了词人自己深切的思念。其中有人生如梭的慨叹,时间如同闪电一样快速逝去,只有像欧阳修那样为人、为政、为文,才能够长久得被人们铭记。欧阳修在颍州期间,颇有政声,建树多多,深得当地父老的敬重与爱戴。颍州父老为了纪念这位文坛巨匠作出的贡献,不但世代传唱他在颍州创作的诗词,还立祠以表怀思。四十三年转瞬飞逝,而恩师也已驾鹤多年,作者不由得慨叹时光无情,对先师的怀念有增无减,令人动容。
下阕体例与上阕基本一致,均为由景及情,前面两句写颍河的晚景。“草头秋露流珠滑”,深秋的晚上,已经开始降下露水,露珠晶莹剔透且圆润光滑,但却不能长存。“三五盈盈还二八”点明月亮阴晴圆缺的状态。南朝鲍照有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南朝萧统《文选》为其作注释日:“二八,十六日也。”在这首《木兰花令》里,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词结尾处将主旨进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作者与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西湖月能“识翁”,含蓄写出欧阳修在颍州时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见证醉翁在颍州的所有功绩。
苏轼少年求学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提携。后来两人又政见相同,诗文相和,成为忘年之交。在苏轼的人生中,欧阳修对其行文、为政、处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因如此,作者的慨叹与思念才显得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而此词更出彩的一点,在于词人将内心的真情揉碎于水光月色之中,缠绵悱恻,娓娓道来,氤氲进人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