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典故,忘了是谁,好象是在淋浴桶上写上字每日洗澡时警醒自己
正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曾在自己的洗澡盆上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来警戒自己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原文出自《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出处:商汤时代汤之《盘铭》。原文节选:《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译文:《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托;寄托 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文心雕龙》 又如:宅生(犹言寄托生命) 5. 顺应,归顺 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苟日新,日日”是什么意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译文】《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意思是:应该保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出处 出自春秋时期曾参的《礼记·大学》。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出自: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第三章,原文如下: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原文为: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汤王沐浴的浴盆上刻了文字儆戒说: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四书五经:大学:"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大甲》曰:“顾讠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正文 :王曰:“呜呼!小子封, 恫(tōn g )瘝(g uān )乃身,敬哉 !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豫,乃其乂民。我闻曰:‘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传2)【注释】(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做zuò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一章 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大(tài)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四书>中 <大学> 第一则
康诰曰:“作新民。” 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诗大雅文王之篇。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商颂玄鸟之篇。
“作新民”意思是使民更新;教民向善。谓教育人民,开发民智 出自:《书·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孔 传:“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明 王守仁《问》:“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两物而内外相对也。
说新民便觉偏了。(见《传习录·徐爱录》“爱”指徐爱,是王阳明的学生。很明显,王阳明和程、朱二人的解释大不相同。笔者以为王阳明的解读符合原文意旨,而朱熹的解读是错误的。程、朱二人为何把“亲”字改为“新”?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康诰》里说:“弘扬光明的品德。
《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苟:<连>假设;如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该章为《大学》的第三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的一段文字。
丕显是什么意思?
丕显,汉语词语,拼音是pī xiǎn,意思是英明;大显。出处如下,《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大学》作者:曾子 朝代:春秋 原文节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康诰》里说:“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里说:“念念不忘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原文】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汤之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畏天爱民。
作品名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作年代 商汤时代 作品出处 汤之《盘铭》文学体裁 文言文 作品原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古文翻译:日新之谓盛德
好像是“日新月异”?
传部有引《古文尚书》,而古文尚书已确定为伪书。故传不可靠。
传部引《尚书》为:《康诰》、《太甲》、《尧典》、《盘铭》、《秦誓》共五篇,其中《康诰》、《太甲》为伪古文。传伪尚书不新莽时期作,则待考书、汉礼记、学传等真伪。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里说:“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里说:“念念不忘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帝典》说:“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弘扬本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成汤在《盘铭》铭文:“如果今日能使此盘涣然如新,就应该使它天天涣然如新,并一直保持下去。”
《康诰》里说:“激励世人去垢显新。”《诗经》里说,“周朝之所以能存留到现在,其关键就在于能够时时保持着焕然一新的面貌。”所以君子无处不追求完善以使光明的品质得到彰显。
翻译: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
1、原文: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2、译文: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
3、重点释义:
日:时光,光阴。
盛德:指盛美之事。
4、赏析:必须每天努力进步,才能感应到自然规律,与天地自然同步。这里的“新”,强调的是人作为主体的外在作为,即人对整个世界包括内部自然的全面征服活动。“言德行终始不衰杀,是乃日新之义。”强调的是人必须奋发图强,不断行进,才能与天地自然同步。
5、出处:《易·系辞上》
扩展资料:
一、重点字词释义
异:不同。日日更新,月月不同。形容发展变化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1、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康诰》曰:‘作新民。’《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2、译文: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的字说:“如果能在今天洗净身上的东西,使身心清新,就应天天洗净脏东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康诰》说:“激励人们弃旧图新,弃恶从善。”
《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能始终做到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都竭尽全力,使自己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3、赏析:引文句末的“无所不用其极”也是常见的典故,原指修养品德时没有一处不尽心尽力的意思,褒义。现已失去褒义,专为贬义,指任何坏事都干得出来或任何极端手段都使得出来。
《礼记》这段话被概括为典故“日新月异”,不再限于形容品德、修养的提高,更多地形容事物的发展、进步很快。
二、《易传》的影响
1、《易传》天道尚中、天尊地卑思想开启了忠观念之源。按照取象《易》理,人类社会活动包括道德规范都是取象天地之道的。
2、《易传》的忠信进德思想揭示了忠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易》之“周”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就是“忠信为周”。
3、《易传》的忠观念凸显了卑以自牧、谦卑柔顺的臣德之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4、《易传》的忠观念还保留了在上者之忠和平等主体之忠等忠之原初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新
参考资料:人民网-《易传》与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