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唐)《使至塞上》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唐)《从军行》译文: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唐代诗人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释:《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凋:暗淡,模糊。译文: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本就是一“书生”,何以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文人慕武,也是自古有之,更何况“烽火照西京”正是国家危难之际,“心中自不平”当是志士报国之时!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出自唐代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从军行》[ 唐 ]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出自:唐代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从军行杨炯注音版?
. 烽 火 照 西 京 , 心 中 自 不 平 。 yá zhāng cí fèng què , tiě qí rào lóng chéng 。
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杨炯的这首五律从军行的颈联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描写边塞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关于投笔从戎的诗句 关于投笔从戎的诗句 1. 弃笔从戎的诗句 从军行 唐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一句) 望蓟门 唐 祖咏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从军行唐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百夫长的下一句是胜作一书生。作品原文:从军行杨炯 唐代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白话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原文是什么
《从军行》杨炯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翻译:烽火映照着都城长安,我的心中难以平静。出征的号令从皇宫传出,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都城。纷扬的大雪使彩旗暗淡,呼啸的寒风夹杂的战鼓声。我宁愿做军中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胜过我做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
背景: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从军行》赏析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
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从军行》
1、原文:《从军行》杨炯〔唐代〕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3、注释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4、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