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有哪些特色之处?)

月满空山花满天 古诗鉴赏 13

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有哪些特色之处?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 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 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

长安唐都城, 歌舞升太平。 吟诗说太白, 松下几老翁。 风传高力士, 曲意脱靴迎。 尽酒出霸句, 河汉赠仙名。

山月随人归全诗出自唐代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山月随人归全诗的意思?

山月随人归全诗出自唐代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描绘出暮色下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之后,诗人漫步时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显出情谊的密切。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艳羡之情。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出自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我醉君复乐。

再给你出个译文吧,赏析就不做了:李白和斛斯傍晚从终南山下来,只有山前的月光和他们作伴。回望刚刚走过的山径,苍苍的暮霭中横满了翠绿之色。我们拉着手来到了斛斯家,孩子们打开了荆条编的篱笆门。庭院里小径旁种满了翠竹,显得幽静深远,低矮的松枝不时刮住行人的衣服。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人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注释】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陕西省西安市南。斛(hu)斯山人:隐居于山中的一名士人,李白好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全诗解释

在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诗人表达了傍晚时分从终南山下山,山月仿佛相伴归途的意境。诗的首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月光洒满归途,山色与月影交织,仿佛月亮随行,增添了诗人归家的温馨与宁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起来看看吧!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斛斯山人:指的是在山中隐居的一位文人,也是李白的好友。翠微:形容山林的青翠美丽。荆扉:用荆条编成的简陋柴门。青萝:指藤蔓,常常沿着树枝垂下。松风:指歌声随风飘入松林。忘机:忘记了世俗的勾心斗角。

如何赏析《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赏析】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饮酒,赏心乐事,超然忘我,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横江词(六首其二)(李白)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斛斯山人,宿置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用来描绘诗人在终南山下偶遇斛斯山人,与其共饮宿酒的情景。

原文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唐代〕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石径竹诗句?

唐代王维的《山居即事》: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译文: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题目12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的田园诗,五言绝句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这题目才看明白,想半天“酒题”是什么意思~~~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

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首句“暮从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和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无一字虚设。“山月随人归”,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

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

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

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陶潜的写景,虽未曾无情,却显得平淡恬静,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之类,既不染色,而口气又那么温缓舒徐。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

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似已大为掩抑收敛了。“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可是一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之类,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就使人觉得李白挥酒长歌仍有一股英气,与陶潜异趣。因而,从李白此诗既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又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

标签: 斛斯山人 山月 宿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