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钴姆潭记》的翻译?
)(这篇钴鉧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二篇,短短173字,以极精炼的文字,将这小小的水潭,写的生动有致。
《钴鉧潭记》 『原文』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原文】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
钴鉧潭记原文及读音如下:原文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原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永州八记>哪8个地方?
钴鉧潭 《钴鉧潭记》中的景物,指潇水支流愚溪的一段河面,位于芝山区河西柳子庙右侧。古称熨斗为钴鉧。由于此段河面形似钴鉧,故名。前人在岸石上刻有“钴鉧潭”三字。潭北面山脚下,有泉经冬不涸,春夏水盛之际,一泓清流直坠潭中。此即柳文指的“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潈然”。
《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下面一起来欣赏下!【原文】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钴鉧潭记 》原文: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2自南奔注,抵山石,屈3折东流;其4颠委5势峻6,荡击7益暴8,啮9其涯10,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11,然后徐12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13。
(1)侵蚀(2)多次,屡次(3)割草 这里指开荒(4)辽远,这里指气清 2.(1)指钴鉧潭(2)指冉水(3)那个农民,指住在这里的人(4)指泉水 3.A “屈... 1.(1)侵蚀(2)多次。
描写景物特点不同 《钴鉧潭记》:主要突出景物的潭源。《小石潭记》:主要突出景物的清幽的特点。表达主旨不同 《钴鉧潭记》:抒发的是作者凄苦的内心思想。《小石潭记》:透露出了当地农名苦困的生活境况。《钴鉧潭记》原文:钻鉧潭,在西山西。
究竟是什么让我愿意在此地安居,忘却故乡?答案无疑就是这钴鉧潭的魅力所在。柳宗元的《钴鉧潭记》并不直接详述潭本身,而是巧妙地通过描绘潭源和周围环境,展现其艺术价值。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冉水的奔腾和潭水的静谧,以及月下潭景的辽阔与深远,借此寓含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求《钴鉧谭记》的原文以及翻译
《钻鉧潭》原文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其开始大概是冉水从南边奔流下来,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其头尾水势峻急,更加激荡,侵蚀岸崖,所以边缘广阔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头停下来;水流形成的旋涡像车轮翻滚以后,慢慢流去.清澈而平静的水面有十亩.四周树木环绕,上有泉水流下.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1)指钴鉧潭(2)指冉水(3)那个农民,指住在这里的人(4)指泉水A,“屈”同“曲”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流势峻急,冲击得更猛烈 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聚居的地方而忘记故乡呢?不就是这样优美的钴鉧潭吗?
钴鉧潭记翻译
一、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它的源头大概是冉溪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山上有居住的人,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
二、原文:出自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扩展资料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二、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