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大全100首(五言律诗精选150首诗词)

没有你的夜 诗词教学 2

五言律诗精选150首诗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五言律诗(五):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题四面云山亭子》 清代 · 乾隆 四柱构峰巅,松萝作扉闼。诘曲频攀跻,造极心乃豁。一览众山小,左挹云容活。鹤唳与鹿呦,饶伊相问答。

五言绝句100首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古代诗歌中的五言律诗有哪些

五言绝句 行宫(元稹)登鹳雀楼(王之涣)新嫁娘词(王建)相思(王维)杂诗(王维)鹿柴(王维)竹里馆(王维)山中送别(王维)问刘十九(白居易)哥舒歌(西鄙人)静夜思(李白)怨情(李白)登乐游原(李商隐)听筝(李端)渡汉江(宋之问)八阵图(杜甫)宿建德江(孟浩然)春晓(孟浩然)春怨(金昌绪)江雪(柳宗元)秋夜寄邱员外(。

五字诗是常见的古代诗歌体裁,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因此,流传下来的五字古诗非常多,比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干行》唐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经典五言律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言律诗如下:王湾《次北固山下》、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王维的《终南别业》、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旅夜书怀》。

五言律诗有哪些

《春夜喜雨》杜甫 此诗以细腻、精准的五言律诗形式,描绘了春天夜晚的降雨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诗中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2. 《登鹳雀楼》王之涣 这是一首广为人知的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情景,以及所见的壮丽景象。

五言律诗精选3首 七步诗 作者: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暮秋山行 作者: 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言律诗大全(2): 经典五言律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诗三百首收录的五言绝句推荐如下: 《绝句》,金朝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千古绝句最美五言律诗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全诗旨在写静,却以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处理,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 红豆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五言古诗有哪些

五言古诗有很多, 比如唐孟浩然的《春晓》。

【原文】

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径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标签: 诗人 明月 王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