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 何其芳 赏析
《预言》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诗人一段珍贵的感情经历。全诗共分6节,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来抒写,剖白式地倾诉了诗人每一刻的痴情。诗人心中的爱神形象是光彩动人的,诗人深深地眷恋着她,充满柔情地想象着它的到来,热情赞美它的美丽,同时也倾诉失去它的惆怅。
《秋天》解读: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 收藏本文 写作诗集《预言》时的何其芳(1931-1937)“自以为是波德莱尔散文诗中/那个忧郁地偏起颈子/望着天空的远方人”[1],此时最为吸引他的就是法国的象征主义,当他读了梁宗岱写的《保罗·梵乐希评传》和瓦雷里(梵乐希)的《水仙辞》,激动得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瓦雷里提倡“纯诗”。
这首诗写于1932年,收入诗集《预言》第一卷。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何其芳(1912年—1977年)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
预言何其芳赏析
《预言》是于何其芳1931年秋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出自《汉园集》。《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诗开始收入《汉园集》,是其中题为《燕泥集》的首篇。《预言》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诗人一段珍贵的感情经历。全诗共分6节,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来抒写,剖白式地倾诉了诗人每一刻的痴情。
《预言》是现代诗人何其芳1931年秋创作的一首诗,后收入《汉园集》,是其中题为《燕泥集》的首篇。该诗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共分六节。
一切犹如天上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即。“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作品开头早就有的朦胧“预感”终于得到证实:“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1977年7月24日 作家何其芳逝世 1977年7月24日 (农历六月初九),作家何其芳逝世。 何其芳 1977年7月24日,著名作家何其芳逝世于北京。
《汉园集》(诗集)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 《画梦录》(散文集)1936 《刻意集》(小说、戏剧等合集)1938 《还乡日记》(散文集)1939。
现代诗歌:何其芳诗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诗歌:何其芳诗选 ,供大家参考。【篇一】预 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呵,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本是林叶和夜风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作者:何其芳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何其芳诗《秋天》赏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刘贞福《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
写下此诗的何其芳刚刚失去一段恋爱,昙花一现的爱情是一个注定的预言,当诗人感受到这个年青的神出现时,当他怀着火光般的激*情|欲与之诉自己的一生时,歌中是否也不知觉地有着这段宿命的愁肠? 尽管诗人如此勇敢地表白胸臆,如此殷勤地呼喊挽留,可年青的神却并不因此而驻足听他歌唱。
预言何其芳赏析ppt,何其芳预言表达的是什么
这是何其芳的成名作,作于1931年秋天的北京大学,是诗集《预言》集开宗明义的第一篇.诗作通过象征性的形象描写,塑造了一个敢于坚定地向黑暗险恶的旧世界勇敢冲刺、积极进取的勇士形象——“年轻的神”,和怯懦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形成鲜明的对照,并感染着抒情主人也要追随他而前行。
《预言》是现代诗人何其芳1931年秋创作的一首诗,后收入《汉园集》,是其中题为《燕泥集》的首篇。该诗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共分六节。诗人将“年轻的神”作为全诗的线索,倾诉了诗人每一刻的情感。这首诗语言充满激情和幻想,情调婉转,深沉哀伤,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出版的诗集有《预言》(1945)、《夜歌》(1945)、《夜歌和白天的歌》(1952)、《何其芳诗全编》(1995)。预言 季候病 脚步 慨叹 欢乐 罗衫 月下 休洗红 夏夜 赠人 再赠 圆月夜 声音 雨天 秋天 花环 河 黎明---预言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预言》是何其芳的第一部诗集,于1931年出版。这部诗集以其细腻的情感、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而广受赞誉。诗集中的作品如《花环》、《墓》等,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的独特思考。这些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何其芳喜欢在回忆和梦幻中寻找美。他的诗总是在淡淡的哀怨中透出一些欢快的色彩。诗中没有着意刻画“年轻的神”的形象,作者捕捉的是“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心灵的语言,“省略去那些从意象到意象之间的链锁”,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的天地,使诗有一种宁静、柔婉的朦胧美。
请问何其芳的预言要怎么朗读?好的话我会给加分
预言既是未知,当然得用满含“期待”的语气而又“急切”的口吻;它所诉的乃是一个对年轻的神(是她或他)的期待,第一节显然是忐忑不安的;于是往下,第二节,讲诉年轻的神带来的遐想,此段是温馨的,譬如这句“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 又似乎遗忘”,仿佛坠入梦乡的恬美。
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走向成熟是在(c) A.50年代前期 B.50年代后期 C.60年代 D.70年代 24.《预言》的作者是() A.何其芳 B.广田 C.卞之琳 D.戴望舒 25.吕宗。
预言》首节如同一支充满柔情的小夜曲,把读者带进一个梦幻般的宁静、温馨、美丽的爱情世界里,引领我们进入诗人美好静谧的梦境。“渐近的足音”暗示着诗人即将和幻想中的“年轻的神”相遇,满怀欣喜之情,可以想象那位神灵的飘忽、美丽,听见她“银铃的歌声”。
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
何其芳《预言》赏析
《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写于1931年秋天,其时诗人才19岁。诗开始收入《汉园集》,是其中题为《燕泥集》的首篇。1945年诗人出版了自己的第一个诗集,又收入这首诗,并且以此诗作为集子的名称。
预言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长途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像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著,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到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赏析: 预言》写于1931年到1937年的《预言》是诗人迷茫、苦闷、幻灭、追求的连绵心灵变奏乐章。
卷一多为梦幻式的爱情吟唱。生活中诗人被他爱慕的少女抛弃过,爱慕他的少女又被他忽视了,这二者都属于海市鹰楼式的爱情,这种现实经历折射在诗中便使情思复杂起来,既在幸福中感受不幸,又在不幸中咀嚼幸福,有甜美的期盼,也有痛楚的相思,有温馨的怀想,也有清醒的失落,酸甜苦辣搅拌在一起难以名状。《预言》一诗把爱拟为“年轻的神”,“我”热切盼他来临表露爱恋,可她却“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消失了骄傲的足音,空留下“我”之惋叹与无望,这种爱尽管略显飘渺,却也是一首真挚炽热的向往的梦之歌。一般说来逝去的东西人们才愈觉其可贵,已成“珠泪玉烟”的爱情使诗人沉酒于记忆中,患了刻骨相思的“季候病”,一件《罗衫》惹起他对花一般时光的怀念,一阵《脚步》在他心头“踏起甜蜜的凄动”;他明知“对于梦里的一枝花/或者一角衣裳的爱恋是无希望的”,(《赠人》)可他又偏偏钟情地追求着,甚至甘心为之牺牲,“我合张开明眸/给你每日的第一次祝福”,(《祝福》)深沉地将爱埋在心底、为爱人真诚祝福。他为自己的过失懊悔不已,也幻想旧梦复归“日夜等待着熟悉的梦覆我来睡”,(《慨叹》)可见痴情之深。这就是何其芳式的爱情,不同于至上的爱情肉感的爱情,它深情缝绪,细腻缠绵,蕴涵着真挚纯洁、健康真诚,既有“只是近黄昏”的悲凄,也有“夕阳无限好”的妩媚,并且因其悲凉而愈显其美.毫不夸饰地说,在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是一种令人温馨的可贵情怀。
※ 读这首诗要抓住全诗构思与结构上的特点:前五节充满青春激*情的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对比:这不过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的梦。抓住这一"全局"之后,再去细读各节诗,就可以发现,最后的"突转",其实前面早有蛛丝马迹,形成一股青春激流底下的感伤的潜流,最后才喷发出来。了然于此,再去吟诵全诗,就会读出两种诗情明暗、虚实、起伏之间的丰厚的韵味。
作者简介: 重庆万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教员、系主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朱德秘书,北大文学研究所、马列学院教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全国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书记处书记。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星火集》、《星火集续编》、《还乡杂记》、《画梦录》,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论红楼梦》、《文学艺术的春天》、《关于写诗和读诗》、《何其芳诗稿》、《何其芳译诗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