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经幢(梵天寺经幢介绍?)

椿织月 古诗鉴赏 2

梵天寺木塔文物单位

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的梵天寺,是浙江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座古寺曾是五代吴越国的名刹,据《吴越备史》记载,始建于梁贞明二年(916年),那时的钱镠迎请了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的释迦舍利塔,并在寺前建塔,命名为南塔。然而,这座塔不幸在某次火灾中损毁。

梵天寺经幢以独特的太湖石材质打造,展现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双幢造型,南北对峙,相隔13米,每个幢体高达15.76米,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层和幢项。基座艺术地雕刻了覆莲、幡龙和菩萨像,增添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灵隐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汉月墓】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玉皇山下八卦田北面的施家山南麓。

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梵天寺经幢作为五代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0年12月26日凌晨河北井陉矿区一处国家级保护文物陀罗尼经幢被盗,文物只剩多半截,部分塔体倒在地上。

梵天寺经幢介绍?

梵天寺经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凤凰山麓、梵天寺路梵天寺遗址前。共两座,幢高15.76米。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

梵天寺经幢是吴越建筑与梵天寺艺术结合的瑰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吴越国时期的梵天寺,当时吴越国国王钱镠迎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梵天寺,并改名梵天寺。

梵天寺路的遗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用太湖石精心雕刻并逐层垒砌而成的经幢。这座经幢高耸入云,达到了15.67米,其独特的八面六层设计令人瞩目。每层幢身上都刻有深邃的佛经,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苏堤(西湖,老“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以及“双峰插云”。

梵天寺梵天寺经幢

梵天寺经幢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见证,它静静地诉说着吴越国的兴衰,以及佛教在当地的传播与发展。每一块石刻、每一缕阳光照耀下的经幢,都在向人们述说着那个时代的传奇故事。

梵天寺经幢共两座,幢高15.76米。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建筑。梵天寺经幢通体由太湖石构筑,高大雄伟,就其型制、高度以及精美而言,属国内罕见,是五代吴越国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代表之作。

梵天寺经幢被一条环形的山路包围着。我们只能隔着铁护栏远远地仰视这两座被参天大树拱卫着的曾经精美绝伦的建筑。 太湖石雕刻而成的梵天寺经幢,据记载有15.76米高,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

【灵隐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汉月墓】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玉皇山下八卦田北面的施家山南麓。

梵天寺经幢的建筑特点

梵天寺经幢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贸阝)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宋乾德三年(965),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15.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

梵天寺经幢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贸阝)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宋乾德三年(965),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15.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

经幢通体用太湖石雕刻而成。双幢形式、结构基本相同,南北对峙,相距13米,幢高15.76米,由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层及幢项五部分组成。基座雕有覆莲、幡龙、菩萨像等。其上是八角形幢身,南幢身刻有《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北幢身刻《大佛顶陀罗尼经》。梵天寺经幢,八边形,由基座、幢身、华盖、腰檐、山花蕉叶、宝珠、仰莲、方柱、覆莲等构件层层迭建。幢顶为日月宝珠,雕刻精致,纹饰各异。基座为须弥座,共三层,底层浮雕“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龙,生动威武;上层短柱四周凿成小龛,龛内雕佛像。幢身刻佛经,左幢刻《大佛顶陀罗尼经》,右幢刻《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两幢身均刻有建幢记,文字相同。经文为正书,建幢记行书,文末署“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幢身之上为华盖,上端饰如意云纹,下部雕伽陵宾伽,似有云际飞出之感;腰檐仿照木构檐子雕造,用斗拱挑出,承托檐子。斗拱每面铺间一朵,六铺作双杪单下昂偷心造,檐子雕出瓦、椽、脊、戗兽、滴水瓦当等。经幢每层短柱上刻设佛龛,龛内雕造佛和菩萨像,有一尊、三尊或七尊,形象端庄,比例匀称,各像之间配置得当。梵天寺经幢,统体由太湖石构筑,体量高大雄伟,挺立于山坡之上,历经风霜岁月,是吴越建筑可贵的实物遗存。

标签: 梵天寺 经幢 文物保护单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