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阿母绮窗开(“瑶池阿母绮窗开”的出处是哪里)

人间客水中月 诗词教学 3

瑶池的古诗翻译及原文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此诗所写是神话传说中周穆王西游之事。《列子·周穆王》载:“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日与偃师语。问偃师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从。

是鲁迅写的 “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鲁迅诗《无题》,是鲁迅1934年作.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①.心事浩芒连广宇。

穆王何事不重来出自诗人李商隐作品《瑶池》。原文: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译文: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周穆工有八匹能日行三万里的骏马,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此诗讽刺求仙之虚妄。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全文拼音】yáo chí ā mǔ qǐ chuāng kāi ,huáng zhú gē shēng dòng dì āi 。bā jun4 rì háng sān wàn lǐ ,mù wáng hé shì bú zhòng lái 。【原文】《瑶池》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阿母绮窗开”的出处是哪里

“瑶池阿母绮窗开”出自唐代李商隐的《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全诗 《瑶池》唐代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作者简介(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瑶池 李商隐 〔唐代〕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译文 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周穆王有八匹能日行三万里的骏马,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注释 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原文: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翻译: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周穆王有八匹能日行三万里的骏马,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赏析:这是一首情诗。在诗人的想象中,神仙也是渴望爱情的。

《木兰花/玉楼春》(程节斋)瑶池开宴後,问甚处、赋蟠桃。有砌底芝兰,涧边苹藻,淑德方高。闺中秀、林下气,是寻常空委蓬蒿。相映鱼轩黄绶,行膺鸾锦金罗。

瑶池圣母古诗?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用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典故,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作者或出处:李商隐 古文《瑶池》原文: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瑶池》现代文全文翻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②。 《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略)。

《木兰花/玉楼春》(程节斋) 瑶池开宴後,问甚处、赋蟠桃。 有砌底芝兰,涧边苹藻,淑德方高。 闺中秀、林下气,是寻常空委蓬蒿。 相映鱼轩黄绶,行膺鸾锦金罗。

瑶池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瑶池》诗词全文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诗词注释 【注释】:黄竹,地名。传用穆王游黄竹之丘,遇风雪,见路有冻人,作诗三章哀之。穆王:西周人。

瑶池的古诗如下: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翻译: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晚唐好几个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药,妄求长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这首诗便是讽刺求仙之虚妄。

《瑶池·李商隐》原文与赏析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李商隐的诗里,常运用古代神话传说作为主要题材,借以表达其思想感情。这首诗和《嫦娥》都是如此。

首句中的“瑶池阿母”即西王母,《穆天子传》卷三记载,周穆王西游至昆仑山,在瑶池之上向西王母进酒,故云。关于西王母这个女仙人,我国神话古籍如《山海经》、《武帝内传》等都有记载,后代亦广为流传。《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周游四方经历,大部分不是神话,但写他会见西王母,则是一段神话。次句中的“黄竹歌声”见于《穆天子传》卷五,说周穆王周游至黄竹地方,看到挨冻的老百姓,于是作诗三章以哀之。第三句中的“八骏”也见于《穆天子传》,说周穆王周游四方,用八匹好马驾车。作者选取了这一段有名的神话故事以及周穆王有八骏和他在黄竹作歌等作为素材,重新组合,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他设想西王母敞开着雕花的窗子,盼望着曾经受到自己“毋死”(不死)的祝福的周穆王重赴瑶池。可是令她失望的是,只听到周穆遗留下来的“黄竹歌声”却不见人。这不禁使她有点迷惘了。她想,穆王有“日行三万里”的八骏,重来相见,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什么还不来呢?仙人所不可解的事,却是人世间所不可避免的事,那就是周穆王已经死了。据《穆天子传》记:周穆王会见西王母时,西王母作歌相赠,有“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希望)子毋死,尚能复来。”周穆王回赠的歌里也说: “比及三年,将复而(你的)野”。诗最后一句用问句,含蓄不尽,耐人寻味。作者的用意是告诉人们,穆王终究是凡人,并没有因受过仙人的祝福而长生;而仙人对自己的神力也不免感到怀疑。从此可见,所谓仙人实际上也是虚妄的,不存在的。

这首诗的思想不仅在于攻破神仙之说的虚妄,还有其现实的意义。我们不妨把这首诗和作者的另外两首绝句——《汉宫词》、《汉宫》对照起来看。相传汉武帝也曾见过西王母,并千方百计寻求不死之术,而结果总是徒劳。《汉宫词》里说: “青雀西飞竟未回。”汉武帝曾看见一种青色的鸟,东方朔就夸夸其谈地说这是西王母的使者。《汉宫》里说: “王母西归方朔去。”这两首诗和《瑶池》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虽然不同,却同样表现了神仙之说是虚诞的这一主题思想。作者之所以在诗作中反复表现这一思想,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有不少帝王都大信方士之术,妄想长生不死。他见唐宪宗、穆宗、敬宗、宣宗,都服用长生药,且都执迷不悟,最后反而丧了生命。针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于是借古讽今,委婉地予以讥刺。

在艺术处理上,这首诗也别开生面,从西王母的角度着笔。他自信曾祝周穆王“将子毋死”,似乎穆王就可以长生了,但是穆王已死,她却朦然不晓,心里还揣着他“何事不重来”的疑团。这般的懵懂,还是什么仙人呢?而诗中却不点破,只用这个问句作结,留给读者自己去寻绎,从而得出否定神仙之说的结论。这正是虚中有实。短短的四句小诗,却包含了大量的思想内容。看来并无什么曲折之处,实际上是经过精心构思的。

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至如义山“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则又无理之理,更进一层。总之诗不可执一而论。(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

何焯:疑讽武宗也。诗云: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不来则死矣,讥求仙之无益也。(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