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讨论后明确: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 怀古”(赤壁 怀古;京口北固亭 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怀浇心中块垒,还自我之情愫。 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让他在抗金前线镇江当知府,辛弃疾一心雪耻复国,初到镇江就积极为北伐作准备,而韩佗胄一伙儿政治腐败,急于事功,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由此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借缅怀古人抒发作者的深重忧虑和一腔悲愤。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以此表达对懦弱求和者的鄙视。词的结构巧妙,三问三答,层层深入,展现出辛弃疾的才情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这首词与他其他作品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格各异,却同样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写作特色上,辛弃疾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融合,层次分明,典故的活用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地点加怀古的结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地点加上怀古的结构,地点是北顾亭,怀的是国家兴亡之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③多少事?悠悠④。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⑤,坐断⑥东南战未休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⑧。生子当如孙仲谋⑨。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阕?
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原文奉上: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辛弃疾的词作《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运用典故,与他所处时代十分契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 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借古喻今 不同点: (1)《念奴娇?
问题:杨慎评价: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如何理解这首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 注释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 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
孙权的形象: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突出孙权年少有为,武功盖世,英姿飒爽、镇定自若的指挥战斗的英雄形象。
登临赤壁,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瑜相比,年近半百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继苏轼后的另一位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宋词压卷之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何会有多处地方遭人误解?
《忆稼轩》 稼轩万世之表,龙泉挥手出鞘。 报国凌云壮志,杀敌破阵子叫。 英雄千古风流,跃马北固京口。 封狼居胥烟壕,挥洒诗篇今朝。
清人杨希闵《词轨》:“此有慨于南渡之不振也。”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卷五:“气魄雄大,虎视千古。东坡词,极名士之雅,贾选慈,极英雄之气。
你大概是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吧!这是词,押的是仄声韵:“处、去、住、虎、顾、路、鼓、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了借景抒情,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
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即现在的镇江,位于北固山,大运河的长江口,北固亭是山上的一个亭子,单就字面意思,就是登北固亭,临古迹,思古人。这是辛弃疾的词,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时局深深的忧虑和满腔悲愤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是什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