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最佳答案 原诗 山中杂诗 吴均(南朝)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编辑本段注释 山中杂诗 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1·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山中杂诗》说明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见的小的意象,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或许会别有意趣。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原诗】:山居杂诗 其一 作者: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原文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注释 ①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写《山中杂诗》的吴均是哪朝人?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北朝梁代文学家。出身寒微,有才学。梁初,柳恽为吴兴太守,召为主簿,累迁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被罢免。后奉诏撰《通史》,未就而卒。诗文清新秀逸,工于描山状水。时称“吴均体”。今有《吴朝请集》辑本、《续齐诸记》行世。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出生于贫寒家庭,却勤奋好学,颇具才华。他的文学作品善于描绘景物,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词清拔古朴,时人或仿效其体,称之为“吴均体”。他的诗文深受当时著名文史学家沈约的赞赏。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体文,其作品风格清丽,音韵和谐。吴均的仕途并不顺利。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
《与朱元思书》 南朝 ·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山中杂诗中的千古名句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文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文体清拔,时人仿效而作,称为“吴均体”。家事寒微,好学有才,工诗文,颇受沈约赏识。官奉朝请。其文善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词清拔古朴,时人或仿效其体,称之为“吴均”体。
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原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shān zhōng zá shī cháo dài :nán běi cháo zuò zhě :wú jūn yuán wén :shān jì jiàn lái yān ,zhú zhōng kuī luò rì 。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文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文体清拔,时人仿效而作,称为“吴均体”。 家事寒微,好学有才,工诗文,颇受沈约赏识。官奉朝请。
《山中杂诗》 南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
吴均《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
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
南朝梁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注释:
1、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2、烟:此指云雾。 3、窥:从缝隙中看。 4、檐:房檐。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己亥杂诗的诗意_己亥杂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的诗意_己亥杂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依靠。 5、喑: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已亥杂诗 龚自珍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及注释】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 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6、究: 终究,毕竟。 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8、重:重新。 9、抖擞: 振作精神。 10、降:降生。 11、九州:中国。 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沈期 杂诗 《杂诗》
作者:沈期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
1、闻道:听说。 2、解兵:撤兵。 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
译文:
听说黄龙冈驻边的防地, 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 这团可爱的闺中明月, 如今却常照汉家的军营。 少妇今夜思夫春心蜜意。 良人也在回想别离柔情。 谁能够带领一支好军队, 一举攻取龙城结束战争!
赏析:
这首诗极写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的两地相忆。起句先说卫戌黄龙冈边土,年年不休。接着写一对情人各自东西,同披月光:闺中营中,清辉共照,柔情相忆,彼此黯然伤神。共同的愿望是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团聚。
全诗抒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情调凄怆,但不消极。语浅意深,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