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姜夔原文及翻译
《扬州慢》翻译: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京,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淳熙三年,金兵南侵以来,繁华的扬州屡遭兵燹,成为一座空城,年轻词人客游扬州时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触景生情,感伤时事,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可考记载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
扬州慢·淮左名都拼音版注音: chún xī bǐng shēn zhì rì , yǔ guò wéi yáng 。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黍离:黍子一行行。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貌。 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见《白石道人歌曲》。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
难赋深情。12.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13.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的《扬州慢》原文描绘了词人经过扬州时的景象,以及对于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在战乱之后荒凉景象的感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悲凉的感受。
扬州慢古诗翻译赏析
杜郎指的是杜牧,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对扬州的风景有很高的欣赏能力。诗人姜夔在这里表示,如果杜牧今天重游扬州,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定会感到震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豆蔻指的是年轻美貌的女子,词工则是形容她们的文才。青楼梦好是指扬州昔日风月场所的繁华。
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扬州慢是宋代的词牌名,不是谁的作品,当然最有名的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扬州慢是宋代的词牌名,不是谁的作品。
扬州慢,是一首由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词曲。这首词描绘了扬州一带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情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点出了扬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夜幕降临,清冷的号角声在空城中回荡。杜牧如果有兴致再次游览,想必也会感到震惊。那些精妙的“豆蔻”词句,以及美好的青楼梦境,都无法表达此刻的深情。二十四桥依旧屹立,江水波光粼粼,冷月无声。想到桥边的红药花,年复一年地绽放,却不知为谁而开,谁会去欣赏。
扬州慢全文翻译
全文翻译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注释译文注释 ⑴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 ⑷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中号角。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注释 1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2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3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4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5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6千巖老人: 南宋 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巖老人。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词作。2. 淳熙丙申至日,词人经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城后见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3. 词人感慨今昔,自度此曲,千岩老人认为其有“黍离”之悲。
姜夔扬州慢中故国之悲怎样表现?
姜夔的《扬州慢·中故国》以忧国忧民之情怀,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沉怀念和对家乡沦陷的痛心之情。
《扬州慢》这首词,可真是一曲千古绝唱,让人读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它不仅仅是对扬州这座古城的深情咏叹,更是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对家国情怀的深沉表达。
【借用内容体现了作者对今日扬州城冷落的痛心,也揭露了金兵的残忍,暗讽了当局的无能。】回答完毕。以下是附带内容。姜夔《扬州慢》解读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1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3.扬州简介: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慢·淮左名都》抒发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
扬州慢姜夔序的作用
诗词中常见的小序,既揭示创作的初衷,也补充正文的情感色彩。2. 小序的作用,类似于古人的名与字,相互补充,相互阐释。3. 阅读诗词时,小序不可或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4. 翻译小序,不仅要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保持语言的优雅。
品读姜夔的这首词,你思绪会随着作者的情思而起伏,你闭目遐思之中,可以隐隐地望见:在一个雪后的清晨,正值风华年纪、西风瘦马布衣青衫的姜夔来到扬州。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南宋词人姜夔写的其中有这一句。因自度此曲千眼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黍离之悲是指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家破国亡之痛。
高二年级 《扬州慢.淮左名都》选自人教版高二年级。 高二年级《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因此,『扬州慢』是高二年级学的课文。
扬州慢 姜夔原文及翻译
扬州慢姜夔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丙申年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停留一会儿。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
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注释:
1、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2、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3、至日:冬至。
4、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5、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6、弥望:满眼。
7、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8、解(jiě)鞍少驻初程:少驻,停留一会儿;初程,初段行程。
9、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10、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11、废池:废毁的池台。
12、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