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里面的立冬的古诗词?
《立冬》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七绝•立冬雪》 文/姚继林 北风呼啸鸟飞绝, 山覆银装地冻裂。 凛冽寒风刺骨凉, 抚琴把盏立冬雪。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节气的古诗(一)》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立冬有关的古诗1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唐代李白《立冬》意思: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立冬是冬季的起始,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立冬的诗词,以下是一些佳句: - 1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有关立冬的古诗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即事二首其一》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这句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细雨连绵,气温逐渐降低的景象。虽然没有明确提到霜,但“庭前木叶半青黄”暗示了夜晚的霜冻已经悄悄来临,让树叶颜色变得斑斓。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六甲番人解读:前四句是立冬时景,五六句为励志读书之言,最后两句更是约吟梅雪,这首诗应介绍给小朋友们好好吟读。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其一》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其一》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咏立冬的古诗词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明·王稚登《立冬》2.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唐·李白《立冬》3.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王维登《立冬》诗中读到“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节气,民间诗人以之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以下是几个例子:1. “立冬已至寒意浓,唯有诗词暖心中。银装素裹万物凋,白雪皑皑映山峰。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唐)元慎 霜降向人寒,轻冰澡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袈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宋·陆文圭《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立冬》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立冬的古诗
宋代陆文圭《立冬》: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立冬景象,红叶已随风,虚实之笔,最后两句带出诗人内心感受,衰懒愧无功。宋代紫金霜《立冬》: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冯伯规《岁晚倚栏》 2.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汉·《古诗孟冬寒气至》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立冬的绝美诗词
仿佛还未来得及欣赏秋天的美景,而冬天却已踩着厚厚的落叶悄悄到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运化的规律。立冬之后,草木零落,蛰虫休眠,万物趋于休止,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立冬节气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让我们跟随经典诗词的韵律,去邂逅最美的立冬时节。
原文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早冬》。江南的十月天气依然晴好,没有万物凋零的凄然情景,反而像春光一样可爱。诗人为眼前景色所感,想要好好欣赏美景,放松自己,却又因为身份关系不得不约束自己,充满了不能如愿的遗憾,因而表现出对清闲酒客的无限羡慕之情。全诗语言通俗,节奏明快,流畅中带着几许清新的意味。
译文
十月的江南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因为霜轻,草没有蔫掉,还是长得很茂盛。因为天气暖和,晒干了大片的沙堤沙田。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樱花树不依时序,在寒天里开出枝枝白花。
此时我却羡慕普通人喝酒的那份清闲,只因我公务繁忙,没空去酒家休闲。
注释
⑴可怜:可爱。春华:春光。
⑵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⑶漠漠:密布、广布的意思。
⑷柘(zhè):树名,桑科属,木材密致坚韧。
⑸寒樱:寒天的樱花树。狂花:不依时序而开的花。
⑹羡:羡慕。闲:清闲,闲适。
⑺五马: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马驾辕,借指太守的车驾。此处指代太守。无由:无从,意即没有门径,没有机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十月,当时白居易五十二岁,任杭州刺史。白居易此次到江南任职,与其在朝廷政治斗争中的处境有关。《旧唐书·白居易传》载:“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白居易回到江南,情绪上的变化十分明显。一方面,重新回到青少年时代避乱流连之地,自然倍感亲切;另一方面,此时虽然政治失意,但毕竟官居显要,也绝非当初流落避难可比,且实现了当年在此立下的刺守一郡的夙愿。另外,远离朝中逐渐兴起的朋党纷争,其心情自然甚为轻松闲适。宜人的气候、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繁华的街市等,都让他流连忘返,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初冬总能给人一种冷肃萧飒的感觉,但这首诗却独树一帜,让萧飒的寒冬瞬间变得鲜活可爱起来。全诗用语直白,接近口语化,而且用词精准,描写很到位。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写出了江南十月虽有轻寒萦绕,但诗人眼中所见的早冬景色却无丝毫萧飒之感,反倒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惹人喜爱。中间两联具体描述了江南十月的“好”:地上薄有轻霜,但并不料峭,芳草依然长势十分茂盛;太阳依旧炙热,晒干了大地;斑驳的光影洒在叶子已经枯黄的老树上,看上去像发了新芽;寒樱粉白的花朵连缀枝头,更为早冬平添了一丝温暖。诗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将早冬时节描绘得一派生机勃勃,而且对仗工整,言简意白。尾联由景入境,写诗人的内心和现状,说这样的美景之中,自己羡慕饮酒人的一份闲情逸致,而自己公务缠身,不能到酒家饮酒放松。因为十月是秋收完成的季节,也是农户解缴税粮的季节。州县地方长官一年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保证朝廷税粮的征缴,所以十月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白居易虽然是个诗人,但工作起来一点都不苟且,难怪他要发出羡慕闲人的感概。“无由”二字用得精妙,将诗人身不由己的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与首联的“似春华”形成呼应。
此诗的好处是不正面写公务繁忙,只以早冬景色的美好来反衬尾联之意,含蓄而不失风范。诗中还可以看出,这一年秋收季节天气很好,对征收工作十分有利,所以诗人心情很舒畅,眼前所见的事物都充满了生机,他感到忙得有收获。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