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应该怎么学习,有懂的没?
《内经》所载药物虽不多,而辨识药物性味的阴阳、喜恶、宜忌等问题,无其所不括,所以无论何家本草著作,均据此为渊源。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5医学理论远大,须反复研习,不懂道理即使传授再好也无法彻底明白。这些精华内容涵盖了《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对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并运用这些原则,有助于提高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能力,对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黄帝内经是一部经典中医典籍。黄帝内径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医学百科全书的典籍。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书籍,也是一本融合哲学、文化、历史和人类生理病理知识的综合性著作。
黄帝内经主要讲述了中医养生和医学理论。黄帝内经的基本内容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的经典之作,主要讲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它详细阐述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基本知识,强调了人体内部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成书时间不同:黄帝四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具体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早期,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文化价值不同:黄帝四经被认为在文化价值上高于黄帝内经。黄帝四经对于修身治国平天下、天人合一治世的宝贵经验和方法进行了记录,有较高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黄帝内经》是什么书?如何评价?
(黄帝内经)是以春秋时代的古典(内经)作为模版,在什么时代改编而成的书藉,无从知道,没有著书人姓名,借用黄帝名称,是有意而为之,其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之所以会给人带来害怕和困惑的感觉,可能是由于真正理解它的人感到责任重大,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缺乏全面的认识,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故意制造争议。然而,《黄帝内经》作为流传数千年的医学经典,其价值和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正在学习中,看医书很慢,《本草纲目》和《难经》没看过,但是在看《神农本草经》,对草药有了一点认知,还是有收获的。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养生之道。详细解释如下: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典籍。它成书于秦汉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增补和修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也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谁写的?
谈起《黄帝内经》,我们先谈谈《黄帝内经》的真正含义,此题的答案便渐渐浮出水面。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建立了五运六气的运气学说。这一学说以五引、六气、三阴三阳为理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用以预测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疾病的流行趋势。这一理论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将人体的生理变化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紧密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黄帝内经,距离现在多少年了?什么时间写的这本书?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大部分。
《黄帝内经》堪称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7.《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黄帝内经名词解释
黄帝内经名词解释:《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需要背诵的核心内容 核心章节 1. 《黄帝内经》中的核心章节,如《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论”等,是理解和背诵的重点。2. 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密切相关的篇章,如《灵枢》中的“经脉篇”、“经别篇”等,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中国中医四大经典巨著: 1:《黄帝内经》。第一部中医巨著,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和治疗原则。2:《伤寒论》。
要读懂《黄帝内经》,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培养对《黄帝内经》的兴趣。阅读经典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需要激发对这部经典的兴趣,以便能够持续地阅读。2. 了解《黄帝内经》的背景。《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经典,了解它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创作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自问世以来,就成为历代医家学习研究中医药学的必读经典,有关《内经》学术的研究。
黄帝内经是医家的经典著作,作者不详。大约东汉时期成书。 该书以黄帝与岐伯问答方式,论述了中医的治病机理。
《黄帝内经》原文精选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章 藏象
《素问·六节藏象论》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素问·五藏别论》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素问·太阴阳明论》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素问·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灵枢·本神》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
《灵枢·营卫生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灵枢·决气》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调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素问·生气通天论》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玉机真藏论》
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素问·举痛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调经论》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灵枢·百病始生》
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