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徒弟在鲁国赎人的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子贡赎人”的原文: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子贡赎人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善于经商,是一位大商人。当时的鲁国很多人都沦为其他诸侯国的奴隶,于是鲁国颁布了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见到自己国家的子民沦为奴隶,便可以自己先垫钱将他们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子贡赎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道理:**在行善时要考虑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子贡赎人的文言文原文
文言文翻译如下:孔子有一天出行,在路上其驾车的马挣脱缰绳跑去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非常生气,捉住马并把它关起来。子贡去要马,放下架子低声下气地恳求农夫把马放了,没想到农夫根本不理他。
子贡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在子贡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他因为赎回了鲁国在其他国家的奴隶而不求回报,反而被孔子批评了。子贡赎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子贡明明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孔子为什么不支持他不求回报的做法呢?子贡跟孔子一样,都是鲁国人。
在一般人看来,子贡赎人拒金,这叫做好事不求回报,是社会公认的美德;而子路救人受牛,做好事却收取了回报,这似乎有违道义,背离了做人的准则,是不好的行为。但孔子的看法却与众不同,孔子知道此事后,不仅没有批评子路,反而说他做得很对。
子贡赎人这件事,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子贡赎牛故事讲的是:孔子活着的时候,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把他们赎回来,让他们回复自由,鲁国就会补偿赎人者。
吕氏春秋子路受牛原文?
《吕氏春秋》之《察微》篇里记载有“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原文如下,“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原文: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原文: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
子贡赎人原文及翻译
原文: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夫子见微知著,洞察人情,实在是了不起。
文学赏析:
《子贡赎人》,出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
子贡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夫子反而要批评他。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
有了“子贡赎人”这件事,其他鲁国人在外面遇到沦为奴隶的鲁国同胞时就会陷入矛盾之中,就会之后如果不要补偿和奖励,自己就要承担费用,经济上可能承受不起。
如果要了国家的补偿和奖励,如果被别人拿去和子贡作比较,道德、名誉方面还容易受到他人的诟病。子贡本身的行为不能说是错的,顶多算是无心之失吧!所以,孔子的担心也是十分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