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描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曲二首》描写了诗人对朝廷投降政策的痛恨和报效祖国至死不悔的爱国情怀。原文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塞上曲二首 戴叔伦拼音版:hàn jiā jīng zhì mǎn yīn shān , bù qiǎn hú ér pǐ mǎ huán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yuàn dé cǐ shēn cháng bào guó , hé xū shēng rù yù mén guān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以王昌龄诗歌为例,塞上曲包含于塞下曲。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的称道的。这一首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关于塞上曲二首·其二的译文和注释如下:译文: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注释:① 旌帜,读音为 jīng zh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旗帜。② 不遣:不让,不使。③ 胡儿:指胡人。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戍边曲有关诗句,例如:“二年边戍绝烟尘,一曲河湾万恨新。” 出自:塞上曲二首·二年边戍绝 高骈 〔唐代〕 二年边戍绝烟尘,一曲河湾万恨新。
愿得此生长报国全诗?
全诗如下: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原文: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余。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塞上曲二首评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
是不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呀,他的古诗较多,我仅写几首喜欢: 《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王涯写了哪些古诗?
久之,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检校司空、兼门下侍郎。 李训败,乃及祸。其诗语言婉丽却有风骨,题材上多写边塞戎旅、春情闺思。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下一句: 何须生入玉门关 出自 塞上曲二首·其二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代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
《塞上曲二首》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徒然 赞美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朝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第二首诗用到了西汉班超的典故。
王涯《塞上曲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上曲二首原文: 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定是酬恩日,今朝觉命轻。塞虏常为敌,边风已报秋。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
《塞上曲》是七言绝句,共两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里面运用了典故,也就是“生入玉门关”,这是班超的句子,说的是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的思想感情;但是作者却认为班超的爱国之情并不够彻底,所以加入了“何须”二字。
塞上曲二首 其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题目】:塞上曲二首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诗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塞上曲二首 戴叔伦翻译
关于塞上曲二首翻译如下:
翻译:军营外的大门频频接受敌人的投降书,军队横扫大漠万余里。汉高祖空自夸赞娄敬的策略,卑下地将汉朝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原文: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塞上曲二首》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徒然 赞美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朝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第二首诗用到了西汉班超的典故。班超三十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伦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 他不应想着“生入玉门关”,而是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