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字什么(马致远的字是什么?)

越山河见你 诗词大全 4

马致远为什么字千里

马致远,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字”和“号”是古代中国姓名的独有的一种形式,是姓名的组成部分。“千里”和“致远”有着相同的意思,都表示“志向远大”的意思,这在古代中文的名字中很常见,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

关汉卿 号已斋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的合称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马致远是什么朝代的 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

马致远朝代:元代。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晚号退居,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家。关于他的生平,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早期:约生于 1250 年,籍贯河北省。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是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 1.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回字致远,晚号“东篱” 一说:马致远(约1250—1324),号东篱,字千里。

马致远的字是什么?

马致远,字千里或致远。马致远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长期毫无结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大都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马致远 元代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汉宫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

马致远和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的其中两个,都是出自元代。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元代戏曲作家,诗人。

马致远简介字什么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中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被誉为“秋思之祖”。他在杂剧创作上具有虚实相生之美,擅长用叹世超世的外在形式寓言抗世愤世的内容,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出名,于1321年-1324年秋季间病逝。

马致远的名字来源于《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马致远(?

飘零天涯的... 《天净沙·秋思》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描写了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马致远人物生平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马致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有什么之称?

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最有名的一首小令,也可以说成散曲。这首曲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极具画面感。我们单看曲词中的意象,一幅夕阳晚景图就如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更是一股凄凉断肠的意味。譬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它们共同营造了阴沉、昏暗、凄清的抒情氛围。

许多评论家说起这首曲子,都为之惊叹,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且,此句话精辟地说明了《天净沙·秋思》中景与物之间“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的相互关系。

那么,马致远究竟是如何展现二者的呢?原来他先以自己看到的一些物象开头,尔后由眼前之景写到人事,精妙地道出了断肠人漂泊天涯的苦楚。

起初,作者看到的是一幅破败之景,即秋风中立着的枯藤和老树,还有一群乌鸦,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中途时,他忽而看到小桥、流水和一户小康之家。最后,镜头转向自己,写自己骑着一匹瘦弱不堪的马,艰难地行走在夕阳下。整首曲子可谓抑扬顿挫,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场秋思,历来都为人所称道。而它实际上只是想表明一个“苦”字,其中一是羁旅之苦,二是孤独之苦,三是壮志未酬之苦。我们都知道马致远也曾有过一腔热血,他一心只为求取功名,但因权臣排挤,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总之,《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充满了故事感,它写于马致远前往蜀山的路途中,此时是马致远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但是,人生的不如意反而成全了马致远,他凭借一首天净沙,获得了“曲状元”的美誉。

标签: 东篱 元曲 字千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