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历史评价
陈子昂,唐代杰出诗人,以其革新精神和多才多艺,对唐诗和散文发展有深远影响。他的诗作《晚次乐乡县》,抒发了羁旅之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陈子昂在诗歌革新上提出了“兴寄”和“风骨”的主张,引领了唐代诗风的转变。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的诗词语调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之气势,所以被誉为“诗骨”。
导语:陈子昂,唐朝诗人、文学家,然而这样的身份却并非他的理想,他更希望自己能够仕途通达,为国效力,可惜这位直言敢谏的仁兄却没能达成理想。
陈子昂,字伯玉,出生于约公元659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他的籍贯为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因其曾任右拾遗,后世尊称他为陈拾遗。陈子昂在光宅年间考中进士,仕途上经历了武则天朝,曾任麟台正字和右拾遗。
宋朝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指出,陈子昂在唐朝初期的文学成就,不局限于齐梁之体,而开创了新的文学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金朝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将陈子昂与沈、宋并列,赞扬了陈子昂在文学领域的贡献,认为他的作品如同黄金般珍贵。
陈子昂,唐代杰出的文学家,被誉为初唐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生平被人们铭记,以其字伯玉知名,籍贯为梓州射洪(现今位于四川省射洪县)。陈拾遗这个称谓,源于他担任过右拾遗的官职。在年轻时,虽然家境富裕,他却以侠义之气著称。
陈子昂是哪个朝代的人 陈子昂资料介绍
陈子昂是唐朝时期的人。陈子昂(659年—700年,有争议),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诗人简介】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朝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人。唐代诗人,被誉为“诗骨”,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方回在瀛奎律髓说道:“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故有“唐诗诗祖”之称。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生平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诗骨”、“唐之诗祖”和“一代文宗”。
陈子昂是谁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24岁举进士。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陈子昂在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
陈子昂被誉诗骨称号。 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雅号叫陈拾遗。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后世称其为“陈拾遗”,唐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人。
陈子昂是四川宜宾人。他生于唐朝开元年间,家境优越,受过良好教育,能够作文作诗。早年在朝廷中任官,后因反对宦官当权而离开官场,投身诗文创作。
陈子昂 唐代文学家、诗人 作品《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659年——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陈子昂是什么派的?
陈子昂(659年——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陈子昂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字伯玉,因担任过“右拾遗”的职务,号“陈拾遗”。
英雄失路,满衷悲愤。在一个沙尘漫漫的黄昏,陈子昂登上了千年前燕昭王为求贤而搭建的黄金台。
少年时期 陈子昂幼年时期十分聪颖,少而任侠,十七八岁的时候,尚不知书。后来因为击剑伤人,开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深钻经史,不出几年便学识涉百家,不比他的父亲差。两次落第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北上长安,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
说到陈子昂,是他率先举起反对骈俪文风的旗帜,倡导古文,即以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作楷模,写作散文。
陈子昂轶事典故
陈子昂,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在京城长安遭受冷遇。他偶遇一位卖琴老者,倾囊购琴,却在众人面前摔琴,以此机会展示自己的诗文,让在场名流赞叹不已。自此,陈子昂的诗名在京城传开,吸引了无数人来访。后来,他的才华被朝廷赏识,终得重用。陈子昂的摔琴之举,看似荒唐,实则深意。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陈子昂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时人和后人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本名:陈子昂 别称:陈伯玉,陈拾遗,“诗骨”字号:伯玉 所处时代:唐朝(武周)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出生时间:公元661年 去世时间:公元702年 主要作品:《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主要成就: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
陈子昂24岁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38岁时父死,居丧期间受射洪县令迫害冤死狱中。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的简介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 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终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著有《陈伯玉集》。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24岁中进士,得到武则天赏识,历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职。
他“感时思报国”,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屡次上书指陈时弊,不避权贵。陈子昂自知忠谏不能为时所用,即于698年毅然辞官回乡,武三思随即指使县令段简诬谄他,于是被捕下狱,忧愤而逝。
陈子昂在诗歌发展史上的贡献,既有理论上的建树,又有创作上的成就。他在 《修竹篇序》 中,严词抨击了统治诗坛近五百年的形式主义诗风,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
还有著名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也是陈子昂的代表作,诗中或感怀身世,或讽谏朝政,风格高昂清峻,为历代诗评家所盛赞。这位诗歌改革者还写过大量散文,突破了骈偶格局,也为文体的革新起了先驱作用。
扩展资料
1、陈子昂存诗共 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感遇》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内容颇为丰富,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
2、感叹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都从不同角度对时政进行了批判。还有部分诗篇,感叹祸福无常,向往神仙和隐逸生活,表现了消极遁世的苦闷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子昂